“空天地”一体监管 “智慧”体系再升级
发布时间:2025-06-19 20:27:17  阅读量:

  ★◆■★◆“我们基于传感器、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获取的农田土壤湿度、农作物生长情况、施肥情况等农情数据,气温、降水量■■★■、风向等气象数据以及河流◆◆、湖泊和地下水的水位◆★、流量等水文参数建立水利数字孪生模型★■◆■◆★,对水利设施及工程的运行情况◆◆、农田农情数据◆★★★◆★、水文数据进行模拟预测■★,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◆◆★,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。”农场灌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文博说◆★■■,“水利数字孪生模型就像防洪、水资源管理等水利工作的‘智慧大脑’★◆■◆★★,能精准预报、超前预警、快速预演并制定预案。”

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,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成为关键举措。农业防灾减灾事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,如何摆脱◆◆◆■★■“看天吃饭”的困境◆■■◆,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?

  作为推进北大荒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和重要枢纽,北大荒信息公司与中国科学院■★◆■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,以数智中心为核心支撑◆★■◆,构建“空天地★★”一体化智能监测网络和指挥调度平台,建设30余类影像处理、应用分析和遥感AI算法模型,打造具有北大荒特色的遥感样本库、算法库★◆◆★,为垦区提供统一标准化遥感解决方案◆■■。

  农田集中连片◆★■◆◆■,道路沟渠平整通畅■◆,现代化智能设施设备广泛应用◆★★■■,大型机械尽情施展……北大荒集团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、加快乡村振兴的重点工程,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,加快水肥精准调控工程建设★◆■,提升应急防治能力■★,打造集中连片★◆★■★、旱涝保收、节水高效■★★■、稳产高产★◆★◆◆、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农田◆★◆★■。

  北大荒集团综合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和AI技术■★■★■,以控风险、精管理、提产量、降成本为主要目标,先后建设了3批数字农场试点30个、两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14个,实现智慧育秧、智慧水利◆★、智慧施肥等7个领域农业场景应用■◆,形成了以数据为驱动的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。

  北大荒集团以智慧农业技术创新破题,构建起一套完备的智慧农业“空天地”一体化防灾减灾体系■■★。北大荒的千里沃野上,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。

  北大荒信息公司冯国惠说:“我们以地块为单元◆★◆■★,构建了网格化的‘空天地’一体化遥感监测体系,结合遥感技术特点★■◆,可在农事生产管理、农作物农情监测◆◆■★◆★、农作物资源调查■◆◆■★、农作物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作用。同时,我们支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相关服务企业融合,利用遥感、气象、土壤◆◆■■◆■、农事作业、灾害、农作物病虫害等数据,打造以数据和模型为支撑的农业生产数智化场景。”

  黑土地要想★★◆■“旱涝保收”,离不开“智慧水★■■◆◆”的浇灌。北大荒集团持续完善农田灌溉排水设施,统筹发展高效智能节水灌溉技术,快速提升农业抗旱应急补灌能力,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因★◆■■■◆“水■■◆”而生的相关问题■◆★■★。近年来◆■★◆,查哈阳农场把最新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,陆续将水利工程实时映射到数字世界,创建了一个物理实体的虚拟副本——数字孪生。

  走进八五〇农场数字化高标准农田,灌溉管道进农田、智能设备立田间,一股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★◆◆■,区块整齐★★◆◆■■,标准统一的沟渠、道路、田块,水田物联网设备整齐地耸立在田间小院中,科技范儿十足。

  截至2024年,北大荒集团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100余万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62%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★★。

  “现在■■,用手机就能监控田间情况■◆■◆■,还可以进行精准灌溉,特别方便■◆★◆■★。”农场种植户老周在手机上打开了农田实时画面★◆★,虫情★★◆、土壤养分监测等操作界面一览无余。

  北大荒集团在农业规模化■★◆★★★、机械化的基础上◆■◆★,加速推进信息化、数字化■■◆■★、智能化建设,构建智慧农业创新体系★◆◆◆■◆。如今,超九成的农场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类田间数据,实现从“看天种地”到“看屏种地◆◆■■■”,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。

  2024年,北大荒集团利用增发国债项目落实高标准农田400万亩,重点建设田块整治、农田水利设施和数字农田等基础设施◆■,将昔日的“巴掌田”“望天田■■◆■”“三跑田”变成“淘金田■◆”“智慧田”“三保田”,作业效率提高15%~20%■■★,亩均单产提升10%,亩均增效500余元。

  通过卫星遥感◆★■、无人机监测、地面物联监测等手段,北大荒集团成功收集多种属性的农业生产数据★■,形成◆■“天、空■★、地、人■■、机”一体化监测体系,提供自动化、全天候◆◆■◆◆、立体式遥感监测平台服务。